寻找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〡1000小食
从去年 7 月起身回福州探索自己的本土饮食事业算起,「1000小食」刚好满一年。这也是我想要写这封长信的契机。过去一周,我反复在空白文档上追问自己:
当我把自己每天 6-8 个小时都投入其中,「1000小食」取得的最大进展是什么?这一年于我而言,对本土饮食最核心的洞察是什么?
我也想在这封信中,鼓足勇气、向你尽力描述我对「1000小食」的理解——这是我在过去一年在寻找的回答。希望在这个回答中,你也会看见「1000小食」未来五年、十年的模样。
/ 摄于 2021.7.9 首都机场,等待回福州的航班。整个月我都待在福州重新寻找对本土饮食的体认。这也是工作以来自己第一次在家乡待了这么长时间。
/ 回福州之前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动态,这是我在成年离家后,第一次超越家族和熟人关系,重新为自己建立的本地连接。
用一整年的时间,成为自己的「小样」
我叫小样,每次遇到北方朋友带着「er」把它念出来感到冒犯的时候,我都会宽慰对方,解释说这是一个与本名谐音的叫法,从中学时代一直用到现在。我也很喜欢这个名字。
而当我对推行了一整年的「1000小食」展开回顾,我恍然意识到,过去一年的经历和积累,其实可以概括成一件事:打样。【打样,指在建筑房屋、制造器具前画出设计图样或做出实物模型;书籍、报刊排版后,印出样张(供审改、校对用)】
我的生活也成为了我的作品,我成为一个不再划分工作和生活内容,专心只做一件自己相信的事的小样。
…
2021 年 7 月回到福州,待了整个月的我并没有找到明确答案,即关于围绕本地食物的个人事业应该从何开展、如何开展。但即便如此,自己还是凭借着一股来自成长经历的底层动力,决定先展开行动:
因为想把在福州一整个月的在地体验、与本地料理人、经营越南咖啡的老华侨之间的对话记录下来,我从去年 8 月 10 日开始,每周二将自己固定在书桌前,撰写一期叫做《1000小食报》的 newsletter,至今累计投递了 42 期小报。
/ 42 期《1000小食报》合集。订阅地址:young.zhubai.love
因为想尝试更丰富的内容传播形态,在小报刚发布一个月,我就在筹备一场咖啡馆里举办的小展览。这场展览呈现了我们所经历的由「家里的饭桌」到「饭桌上的家」的异乡生活,我在策展书中写道:
在异乡的饭桌上,最重要的不是找到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食物,而是找到一种理解自己、理解本土的方式,从而在漂流生活之中,把握住重要的连接。
借由展览自己还尝试做了独立出版的食谱,首印了 100 册,卖出去一半送出去一半;我拉上身边最亲近的朋友帮忙,热热闹闹地在展览现场办了两晚福建家宴——向开餐厅的朋友拉来了上百件餐具器皿,家宴菜单上的食材也大费周章地从福州的渔村运出,从厦门的菜市场中转到福州再运抵北京……
/ 主题展览「饭桌上的家」和福建家宴现场
在展览和家宴的现场,我突然发现人和人见面,并由食物建立起真实的连接,以及亲口吃到食物这件事实在太重要!身处现场获得具体感受,是再周密的策划书都无法预料到的。于是我想去创造更多让人能见面、能亲身感受食物的机会——这也是去年 12 月启动的「在地厨房」系列食谱体验的出发点。
对本土饮食传播而言,亲口吃到,亲手去做,是最重要的事。
——1000小食食谱体验系列「在地厨房」
为了筹备每月全新食谱的「在地厨房」,我对家庭食谱展开了更深入的调研。先是从家庭味觉记忆寻找制作线索,又通过对本土食材的认知加深对食谱的理解,以及在反复对照中寻找「回到当下」的视角:如何能让本土食物、家庭食谱再次回到我们的日常?
这场围绕手擀面的食谱体验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一代代人的「触觉经验」传递下去。
/「在地厨房」第二期「山西手擀面」食谱体验现场
现场图集
/ 「在地厨房」联合 abC 艺术书展,在他们位于北京 798 艺术区的办公室天台,赶着洋槐花开的盛况制作来自西安的槐花麦饭。活动刚结束,北京就进入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疫情管制时期。
不久前,我去书籍装帧的工坊给《1000小食报》的实体版打样,在长达 6 个小时的手工装帧过程里,经验丰富的做书师傅也在面对全新结构时感到困难,直到样品做出来我和设计师才长舒口气。这时候做书师傅说了一句话:「真是做一个样出来才知道该改哪,关灯想是想不出来的。」
打样真是个通用的方法啊。
通过这些不断给自己「打样」的行动,我对「1000小食」的事业版图如何建造,五年、十年后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才有了越来越完整的想法:
《1000小食报》里关于本土饮食的手记,是给更广泛的家庭食谱记录打样;以我的家乡为题,给本土饮食内容的传播方式打样;设计不同主题的「在地厨房」体验,给策划更完整的饮食体验与产品打样。这些「小样」离最终的作品虽然还颇有差距,但已足够为后续计划提供重要的调整方向。
我也成了自己的小样——用具体的行动去完善「1000小食」的长期构想,用一个人的记录去激发更多人共同记录,深入解释个体经验从而去理解更大范围的本土饮食。
与此同时,我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「1000小食」的发起人,也是这项计划的 1/1000。接下来,我想要寻找另外 999 位和我一起行动的朋友。
回到本土饮食的原点,家庭食谱应该被珍视
本土的成立,实际发生在离开本土的环境,或者说是我们离开家的时候,它成为每个人之所以为每个人的身份锚点,构成了离家的人的情感根基。
离开家的人,每当去寻找一种家乡食物,往往难以被位居排行榜前列的正宗家乡美食满足。根本上,我们找寻的并不是大众评价中的「正宗」,而是能给自己带来熟悉感受的味觉记忆。
「1000小食」所诠释的本土饮食是塑造了每个人味觉记忆的食物。
可塑造味觉记忆的「地方食物」常被既定概念和功能标签遮蔽,就像「八大菜系」和「福建菜」。去年 9 月我在筹备「饭桌上的家」主题展,第一次面向在北京、上海生活的福建朋友征集他们的家庭食物,也因此从无比微观的视角感知到福建各地的饮食差异:比如闽北建阳的朋友给我发来老家光饼的制作视频,他会告诉我建瓯的饼比建阳的小一点;又比如宁德福安的朋友告诉我,一道「酸辣汤」在车程 1 小时抵达的霞浦县就有不同调味。
我还发现,味觉记忆也不见得从味觉开始。曾遇到一位江苏女孩,我们讨论在北京吃到家乡运来的河虾是否和她记忆中一个味道,她告诉我,造成差别的并非食材和烹调,而是记忆中的河虾都是家人亲手剥好放入碗中的。
激发味觉记忆的食物甚至可以和地方食物毫不相关。一位重庆读者告诉我,她留学前才吃了第一碗重庆小面,在异乡更迫切寻找的味道是妈妈做的糖醋排骨;而我作为一个福州人,在北京吃得最落胃的两家店,一家是武汉小馆,一家是越南河粉,两家店都和「福州菜」毫不相关,只因排骨藕汤和火车头的牛骨汤底,总让我想起在家喝的汤。
/ 父亲将汤冻成冰寄到北京的做法,提醒我在福州本土饮食中「汤很重要」是舌尖的上的一种自觉。
最终发现,家才是形成每个人味觉记忆的最小单位。家庭食谱是「1000小食」深入本土饮食的途径,建构本土饮食传播方法的重要起点:
我在复刻父亲制作的「福州芋泥」中重新认识了本土食材;在反反复复的制作中,突然领会到这道菜是如何承载着两代人之间的爱和鸿沟;将食谱设计成「在地厨房」的现场体验,又让我看到家乡食物去除情感滤镜后的本真面貌……
/结合「在地厨房」的现场观察重新设计的「双味福州芋泥」,所谓双味,不过是两代人不同的甜味记忆,通过槟榔芋条蘸食父亲甜度的芋泥,最终达成一种甜味的平衡。
…
可在当下,「家的味道」正在被消费消解,家庭食谱作为一种个体经验或民间叙事也未得到珍视。
过去一年遇到一些同龄读者与我聊起家乡食物,常常会提到家里老人的手艺,当我追问那一道菜的做法时,他们往往面露难色。有的因为离家时间久远只在逢年过节才与老人问候,更无从见证他们的手艺;有的是遗憾,「外公走后我就再也没吃过那道菜了」。每听到这,我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叫道「要是记录下来该有多好!」
家庭食谱是一种具体的家庭记录:比如去探究一个福州人家饭桌上的山西皮带面时,展开在眼前的是家里祖辈在 1949 年随军迁徙到福建的路线。记录家庭食谱让我们以切实的行动去获知家庭历史,也以一种细微日常的视角去理解家人间的牵绊。
记录家庭食谱也提醒着我们一些故人的存在——如果人存在的痕迹是留下记忆的话;它也让我们有机会看见在传统厨房中被油烟吞没的家庭幕后。
家庭食谱还是一种价值主张:它主张去掉标签,去理解具体的人和每个人的生活;主张食材的平等和饮食的多元表达。以及我相信,家庭食谱是我们「随身携带的故乡」,记录它、复制它,都是我们在当下生活中维系与本土文化连接的一种方式。本土饮食文化也只有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,才有更多延续的可能。
对个体来说,传承本土文化的意义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吧!
「1000小食」计划参与者的来信
以家庭食谱为核心,我们要做什么?
「为离开家的人,在饭桌上建立家。」
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,我产生了一种想法:无论「1000小食」未来有任何变化,这句话都不会变。
如何「在饭桌上建立家」?「1000小食」作为一个共同行动计划,希望通过记录、连接与创造,重建中国家庭食谱,探索本土饮食文化在当下的永续生活方案。
一切,从共同记录家庭食谱开始。
「1000小食」将持续发起家庭食谱记录行动,比如跨代际的家庭食谱记录行动「90/90」(敬请关注后续发布),去建立属于每个人的家庭味觉记忆库。
关于记录者,我们有以下理解:
记录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/品牌,如果是后者,可以跟「1000小食」一起发起行动。
记录是一种行动,行动本身就是意义,不要求记录的完整性和深入度。
记录可以采用各种方式,选择最能够保持记录热情的方式。
记录者应该互相看见。
成为记录者,可以从「1000小食」中获取的价值:
一次与家庭成员发起正式对话的契机
与更多家庭食谱记录者建立真实的连接
让自己的家庭食谱记录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和体验
一套家庭食谱记录工具
我们希望,「1000小食」可以召集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。
/来自重庆的巧打电话询问外婆,花费 3 个小时复刻记忆中的「生蒸肉」,她形容这是一次「做菜找根」的体验。
「1000小食」会让每个人的记录被看见、被体验,让食物带我们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。
「1000小食」将持续深入各地家庭食谱,将它们设计为能让更多人亲口吃到、亲手制作的共同体验,比如系列食谱体验「在地厨房」和主题家宴,让大家因分享家庭食谱重新聚集在厨房和饭桌,创造彼此间最亲近、最深入的连接。
「1000小食」要创造能进入当下生活的本土饮食体验和产品,让人吃好一年 1000 多顿饭。
在真实的连接中,「1000小食」理解每个具体的人、每种具体的味觉记忆,也由此理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、对当下生活的真实需要。这些理解让我们有底气和勇气,为离开家的人,在饭桌上建立一个「家」——创造能进入当下生活的本土饮食体验和产品,建立属于年轻一代自己的家庭食谱。
在这条探索道路上,「1000小食」当然也希望与在地商户、商业品牌共同行动。
现在,成为 1/1000 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
第一步,请向我写一封信介绍你。或许可以通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:
希望我如何称呼你?
你的「家乡」在哪里?在你的成长生活轨迹中「家乡」是否发生了变化?原因是什么呢?
看完「1000小食」的行动计划,你是否立刻联想到一道菜或者一位家庭成员?请展开讲讲。
说说你想要记录家庭食谱的动力?
除了文字记录,你还愿意/希望采用什么方式来记录?
其他有必要让我知道的信息。
请发送至我的邮箱 young@push.zhubai.love ,在收到来信的一周时间内我会回信与你沟通后续的具体行动计划,需要时我也会随时提供帮助!
如果你还想把「1000小食」的家庭食谱记录项目推荐给朋友,欢迎不吝转发这则招募。
期待来信。
来自:「1000小食」发起人
…
为离开家的人,在饭桌上建立家。
连接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共同行动计划。
完整了解「1000小食」动态可以订阅
每周投递的 newsletter《1000小食报》